「媽媽,我又要尿尿!」
「怎麼才剛上過廁所,這又要尿?」
「真的啦!忍不住了!」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一天到晚喊著要尿尿,甚至短短幾分鐘內就跑廁所好幾次,有時候擔心是不是膀胱出了問題,有時候又覺得好像小朋友是故意的,只要斥責他就會想去尿尿?其實,小兒頻尿在兒童中相當常見,大部分都不是嚴重的疾病,
安安十全婦幼診所李孟儒醫師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吧!
---
什麼是小兒頻尿?
頻尿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就是小朋友一天上廁所的次數比平常多很多,但每次尿量不一定多。兒童每天尿尿的次數會隨著膀胱控制功能的成熟慢慢漸少。小嬰兒一天可能會排尿15-20次,但到五歲以後,一般白天排尿次數會小於8次。若爸爸媽媽發現小朋友不到1-2小時就要尿好幾次,就要注意是否有頻尿的情形了。
---
小朋友為什麼會頻尿?
頻尿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以下幾種:
1. 良性兒童頻尿症(習慣性頻尿)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通常發生在 5-10 歲的小朋友身上,特點是白天頻尿,但晚上睡覺卻沒問題,而且沒有疼痛、尿失禁等症狀。這種情況常常跟壓力或習慣有關,比如:
-
剛上小學,環境變化大,孩子有點緊張。
-
被爸媽或老師要求太嚴格,心理壓力大。
-
看見別人上廁所,自己也想去湊熱鬧。
這種頻尿通常不需要特別治療,正確的診斷與良好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治療,幾週到幾個月後會自然改善。最重要的是找到引起病童焦慮的問題,就可讓症狀很快消失,這有賴於家屬的細心觀察與耐心陪伴。
2. 泌尿道感染(尿道炎)
如果孩子除了頻尿,還有以下症狀,可能就是泌尿道感染:
-
尿尿時會痛,甚至喊燒燒的。
-
尿液顏色變深或有異味。
-
突然開始尿床,或有發燒的情況。
如果有這些情況,就要帶孩子去看醫生,通常需要驗尿來確認是否有感染,必要時需要抗生素治療。
3. 過敏性膀胱(膀胱過動症)
這類孩子的膀胱比較「愛鬧脾氣」,動不動就想擠出一點尿,即使尿量不多,仍然有強烈尿意。這些孩子可能會表現出:
-
突然很急地想尿尿,但尿量其實不多。
-
有時候來不及上廁所,甚至發生尿失禁。
-
白天夜晚都可能發生。
這類問題有時需要醫師評估,透過行為訓練或藥物來改善。
4. 水喝太多、飲食影響
有些孩子喝水量突然變多,或者攝取了過多刺激性的食物,也會導致頻尿,比如:
-
喝了太多水、果汁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巧克力奶)。
-
吃了過鹹的食物,身體需要排出多餘的水分。
5. 其他比較少見的原因
雖然不常見,但某些疾病也可能導致頻尿,例如糖尿病(頻尿合併口渴、體重減輕)、膀胱發育異常等。如果孩子頻尿合併體重減輕、持續性口渴、尿量超多或其他異常症狀,就要儘早就醫檢查。
---
小兒頻尿該怎麼辦?
1. 最重要的是先觀察孩子的狀況!
-
白天頻尿,但晚上沒問題?可能是習慣性頻尿,不必太擔心。
-
有尿痛、發燒?可能是泌尿道感染,趕快看醫生。
-
突然急尿、來不及?可能是膀胱過動症,找醫師評估。
2. 讓孩子養成正確的排尿習慣
-
固定時間上廁所(不要等到憋不住才去)。
-
不上廁所時,就不要一直想著尿尿,可以用遊戲或活動來轉移注意力。
3. 減少刺激性的食物與飲料
-
避免喝太多水、含糖飲料或咖啡因飲品(如巧克力、茶)。
-
不吃太鹹的食物,以免讓身體排出過多水分。
4. 如果孩子因為壓力頻尿,給予心理支持
-
絕對不要責備孩子,有些家長會說:「你怎麼這麼愛尿尿?」這可能會讓孩子更焦慮,頻尿更嚴重。
-
多陪伴孩子,找出壓力來源,例如學校環境改變、家庭壓力等,適時給予安撫。
---
李孟儒醫師最後提醒,雖然小朋友頻尿大部份是良性的,但還是要小心是泌尿道感染或其他疾病造成。如果孩子頻尿的情況較嚴重,或者合併尿褲子、尿尿疼痛,血尿、尿液異味重、夜晚也頻尿,甚至尿床、或是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讓孩子很焦慮或不敢出門,建議先看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